乘着旅游专列,去大山里避暑纳凉;坐着游轮,“慢游”世界;带着帐篷,去郊区露营……如今,“银发族”成为最活跃的旅游群体之一。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,“十四五”末,我国出游率较高、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健康老人将超过1亿人,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过万亿元,老年旅游市场潜力巨大。
有力推动市场复苏
近日,同程旅行“国民旅游新势力”发布会透露的信息显示,从消费客群和出游方式的变化看,“银发族”成为今年市场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。同程旅行副总裁印书虎说,“银发族”目前是旅游机构服务的主要人群。
(相关资料图)
可自由支配时间相对宽裕、健康水平持续提升、经济条件较以往优越等,都是老年人参加旅游活动的有利条件,也为老年旅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。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(2022—2023)》显示,中老年旅游者成为重要客源,老年旅游具有广阔前景。
老年旅游的快速发展,还与我国老龄化的进程密切相关。截至2022年末,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9.8%,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,2035年左右,这一占比将超过30%。
除了大城市的老年人,越来越多中小城市、乡镇甚至农村地区的老年人也加入旅游行列。中国旅游研究院总统计师马仪亮指出,第一批外出务工人员中不少已超过60岁,他们长期在外工作,对家乡以外的世界充满期待,进入老年生活后,更愿意出去旅游。
“候鸟式”旅居受欢迎
退休后,每年夏天,北京的王先生都会到云南住上一段时间。“我最喜欢那里的雨林,在那里既能欣赏美景,也能呼吸好空气,对健康有好处。”
如今,夏季北上避暑、冬季南下避寒的“候鸟式”旅居,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旅游新方式,避暑游、避寒游也逐渐发展为成熟的旅游业态。
目前,我国“候鸟式”旅居群体在冬季的迁入地主要有海南省、广东省、福建省、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,避暑地则集中于吉林、青海、贵州等地。
老人旅居需求不断增多,许多地方着手大力发展旅居产业。近年来,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力发展“候鸟式”旅居养老产业,逐步形成多元化、多业态养老产业发展新格局。去年7月,宁夏民政厅与福建省民政厅签订了“闽宁协作—旅居养老”合作框架协议;今年,宁夏继续探索发展以福建、广东、山西、云南等省份为龙头示范的双向康养旅居养老,将立足西北、面向全国打造“乐享塞上·颐养宁夏”医养康养品牌,并同步推进春夏秋三季区内南北互动的旅居养老。来宁夏体验旅居养老的老人可以品尝到宁夏地方特色美食、看黄河美景、体验特色采摘等,感受宁夏之美。
为老人建“智慧引擎”
今年4月,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《2022年养老消费调查项目研究报告》显示,低龄老人消费更具活力,升级型消费需求明显,老年人消费环境仍需适老化提升。
河北的曹先生夫妇也是“候鸟”老人。北方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易诱发曹先生的呼吸道慢性病,因而,每年冬季,夫妇二人都会前往三亚过冬。年逾80岁的曹先生可以熟练使用智能手机,但他的妻子却难以适应,尤其是到了一座不熟悉的城市,更加不便。曹先生说:“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,我的老伴逐渐变得不愿出门。”
“数字鸿沟”成为影响老年游客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,应化“数字鸿沟”为“智慧引擎”,促进智慧康养与智慧文旅融合发展。营造全过程无障碍的老年旅游环境,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获得社会尊重,消除老年人心理上的“无形障碍”。此外,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身心需求,提供“需求导向”的精细化旅游服务。
目前,许多地方正不断完善数字化适老服务。去年底,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发布了10个2022智慧旅游适老化示范案例。这些案例在内容上聚焦线上平台和功能的适老化改造、线下景区设施与服务模式的升级,将智能化贯穿景区预约购票、入园游览等多个环节,涉及从点到线到面的全流程适老化服务。例如,“畅游平潭”推出“智能语音”“智能识别”“智慧厕所”等功能模块,优化老年人出游体验,助力老年人跨越“数字鸿沟”。
原稿件链接:http://finance.people.com.cn/n1/2023/0623/c1004-40019582.html责任编辑:高雪婧标签: